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昌平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发表时间:2023-03-12 20:02:04

567


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月。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1100万元,注册社员119人,非注册社员576人。是北京一家以对口扶贫獭兔养殖、种兔繁育、商品兔生产、兔肉美食研发、兔皮产品开发、手工编织、制作、加工、销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社区教育培训于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合作社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之路,并依靠打造昌平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大力推广发展手工编织制作加工业,带动一批昌平与周边地区低收入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使有劳动能力的广大农村低收入人群、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学习手工编织找到了就业门路,增加了家庭收入。合作社如今已成为我市合作社组织中有一定特色的农技推广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是昌平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7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关怀,2018年8月4日昌平区区长及各委办局的领导在阿鲁科沁旗旗委书记及旗长的陪同下,对新民乡新增村扶贫大车间獭兔养殖基地进行调研指导,听取了獭兔养殖工作的汇报,对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阿旗对口帮扶工作的发展进行了肯定,对合作社在对口帮扶工作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养殖要以科技为支撑、扶贫为目标。

2019年7月11日合作社负责人齐静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向北京市卢彦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汇报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帮扶本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以及对阿旗的帮扶情况,卢市长对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及帮扶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在脱贫攻坚中要发挥合作社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履行好社会责任,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作为,为农民的创业培训、就业培训提供更好的服务。


6


2019年10月14日,北京市卢彦副市长到合作社实地调研,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市农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志军,昌平区副区长李志杰及相关领导陪同。在调研过程中听取了合作社负责人齐静的汇报,同时卢副市长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脱贫攻坚战中起示范带动作用,让低收入户增收脱贫;二是示范社要创建培训基地,重点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开发特色民俗旅游以及特色美食培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各部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让农产品进城市,请城市居民到田间,从而点亮都市田园梦,喜圆乡村振兴梦。

2017年通过前期实地考察并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新增村签订建设扶贫大车间,一期建设种兔900只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獭免种兔及养殖设备,现已进入正常的生产阶段,预计2021年扶贫大车间年产商品兔10万只。同时合作社把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在阿旗扶贫大车间基地。


5


2014年6月在昌平区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产业帮扶的大背景下向克旗捐赠4000只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獭免种兔。此次捐赠合作社与克旗多方位渠道合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很有意义。带动当地农牧民通过獭兔养殖增收致富。


3


合作社合作模式

 1、合作社按照标准化饲养小区建设的要求,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标准,提升饲养小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可使饲养小区达到品种优良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环境生态化、防疫达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和产品绿色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饲养方式与畜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畜牧业发展与环境和人类健康要求相和谐。
    2、引进良种獭兔及进行科技培训,采用零污染、零排放的无抗养殖技术,使仔兔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带动农民就业,使村里闲置的集体资产发挥更大的作用。
    3、我们将田间学校的综合教学模式建设到全国每一个养殖基地,将养殖技术及农业科技知识和皮草手工技能对农民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指导。


合作社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对留守妇女、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农产品科技创新加工与兔皮农产品编织制作技术。同时施行“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即农户在合作社的技术骨干指导下,学习兔皮农产品的制作技术,再由农户“一对一”帮扶留守妇女、低收入农户、残疾人等,帮助他们掌握制作兔皮玩偶,兔皮围脖及衍生品的制作技巧,并把控产品质量,提升制作工艺,组织产品回收与销售,为困难人群争取最大市场效益。


合作社系列产品展示


1


合作社自主研发、量化生产、推出的特色宴席“谷氏全兔宴”系列菜品,并被评为北京十佳特色宴席北京特色名宴、昌平区十大最受欢迎美食。


2


合作社与昌平区工商联、女企业家协会进行对接,通过资源整合将低收入农户加工的产品进行包装推向国内、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的效益,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


4


联销

展开>>

24集展

春分供销

24集展

春分供销

24集展

春分供销

扫一扫关注